浅议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党员的教育

首页    话 题-新形势党员教育    浅议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党员的教育

保福控股党支部  马菁 

       自古以来教育备受重视,因为教育能让新生代从不知到知,从了解到认同,也能让已经成长的人知识不断更新,与时俱进。学习使人进步,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常挂嘴边的话,任何个人、任何组织都需要学习。我党更是重视党员的教育和培养,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。作为共产党员,我们肩负着党和人民交予的使命,只有加强学习,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、预见性、主动性,避免陷入无知而乱的困境。但是究竟教育怎样做才能真正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享受到好的教育,愿意接受教育,并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,这是老师们始终探索的问题。新形势下,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,各种新知识、新情况、新事物层出不穷,党员所接触的观念在日益增多,党员的思想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。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,党员工作能力的加强,为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。


一、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有新的特征和新的任务


        1、新形势下党员思想观念多元化,给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,党员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和时代特征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党员思想日趋活跃,亟需各级党组织突出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,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,抓住新形势下广大党员认识不清或容易发生困惑的问题,重点帮助其从思想理论上弄清是非。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教育,引导党员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,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。要着力进行党风党纪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。分层次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、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教育,提高广大党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本领。

       2、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的“不纯洁性”,给从严治党提出了新任务,对党员的教育要严肃、严格,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。当前,从组织角度讲,从严治党就是要坚持标准,从严掌握和处置违法违纪党员,但是党员处置也要不偏不倚,不错不漏,公正合理。对不合格党员要贯彻“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的方针,着眼于教育、帮助、提高。在此基础上,只要事实清楚,定性准确,该处置的坚决处置,绝不姑息迁就。

       3、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任务日益繁重,但是基层党务工作力量渐趋薄弱的新特征凸显出来。改革开放越深入,经济越发展,党员队伍建设的任务就会越重,要求越高。但是与这种繁重的工作任务和重要的工作职责形成强烈反差的是,当前有个别单位的党务工作吸引力下降,有的单位把党务工作作为一种安置性的工作对待,党务干部力量配得不强,党务干部的知识、年龄结构不尽合理,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。重视加强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,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,使党务干部安心、热爱党务工作。同时,要不断壮大党务工作力量,加速建设一支既懂党务、又懂经济的复合型党务干部队伍。要本着“稳中有动”的原则,有计划地实行轮岗交流,尽量减少几十年一贯制的“老政工”。要积极创造条件,加强党务干部培训,向党务战线“输血”,及时选调政治思想素质好、知识面广、工作能力强、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,不断壮大党务工作力量。要提高党务干部的“参与度”,对重大的经济、业务活动,邀请党务干部参加,便于他们了解经济、业务工作的全局,更好地为促进经济、业务工作服务。


二、加强党员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,开启末尾淘汰


       1、严把“入口”,创新党员培养发展机制。发展党员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,当前,要按照中央提出的“入口要严”的要求,重点把好“三关”。一是把好推荐确定关。一要好中选优,确保质量,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,对不按照程序和标准发展党员的基层党组织提出批评,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其失误责任,必要时给予党纪处分。二要把好培养教育关,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,在发展入党前,上级党组织要对发展对象重点进行短期集中培训,并进行考核。三要把好群众监督关,将确定吸收或转正的对象名单及其基本情况张榜公示,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。 

        2、全程管理,加强党员教育、管理和监督机制。教育、管理、监督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,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。一是创新教育机制。搞好党员教育,应结合时代特征,把理论教育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,突出针对性,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、方法、内容和途径。在教育的方式上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即由缺乏对党员个性了解和渗透的单一型教育,向区分党员的职业层次、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而采取不同教育方法的层次型教育转变;由过去你讲我听的静态教育,向寓思想教育于艺术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的动态教育转变;由缺乏沟通的单向引导型教育,向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、平等对待的双向交流型教育转变。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;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;理论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;电化教育与大众传播媒介教育相结合;党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;严格教育与关心帮助相结合。拓宽教育广度,挖掘教育深度,加大教育力度。二是强化管理机制。要实行分类管理,针对党员年龄结构、活动范围和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,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。对中青年党员和骨干党员实行责任书管理,采取定项目、定指标、定时限、定奖惩的“四定”措施,对年老体弱党员实行指导性管理,着眼于老有所为。三是要加强、完善监督机制。通过开展支部结对帮扶、党小组结对帮促、和“党群联心”等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党性实践活动,使党员接受锻炼,提高素质。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群众民主评议党员制度、党员个人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、班子成员与党员谈话制度等,严格党的组织生活,加强对党员监督和约束。

       3、敞开“出口”,开创党员淘汰机制。处置违法违纪党员,是党员队伍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,只有敞开“出口”建立吐故纳新机制,才能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。创新党员处置机制,应把握好三个环节:一是规范评议程序。二是准确评议定格。三是落实处置措施。


三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必须把提高党员教育的综合管理水平放在首位


     历史时代的变迁,多渠道新信息的大量充斥,使得党员队伍的结构、思想观念等出现了多元化趋向,在新的形势下,党员教育本身的综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。

     1、要着力解决党员能力素质问题,建立党员终身学习机制。党员的党性观念强不强,归根结底是对党员能力素质的检验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员,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,也要拥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。就每个党员来说,加强学习就是增强内功、培元固本的根本。要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新情况新任务,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,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、终生讲学习的机制,提高党员自我改善、自我提高的能力。一是要针对当前在党员中表现出来的厌学倾向,要促进党员学习教育与部门的业务工作相结合,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,力戒学习教育中的形式主义,增强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。二是要增强学习形式的有效性。在学习教育的组织形式上,坚持以启发引导为主,防止机械地记忆或灌输,克服“灌输式”的教育模式;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,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学习教育上的主渠道作用;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,鼓励先进,激励后进。三是要增强学习手段的科学性。现在是信息社会,传媒发达,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广泛而通畅。在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的手段上,要综合运用教材、报刊杂志、广播电视、音像资料、多媒体、网络等阵地和手段,对党员进行较为系统的经常性教育。通过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培训,使广大党员思想政治靠得住、工作能力有提高、作风纪律过得硬。

       2、着力解决党员无所作为问题,建立党员激励约束机制。当前在一些党员中存在的无所作为问题,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有效解决。在建立激励机制上,一是要切实维护好党员权利。如果党员平时发挥作用只限于开开会,不参政理事,自然缺乏积极性。要树立党员的主人翁思想,确立党员在管理党内事务方面的主体地位,坚持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,努力发展党内民主,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通过党员权利的教育和党员权利的保障,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、发挥和保护好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二是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。党组织设置方式是否科学,直接影响到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要将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。三是加强活动载体建设,让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。四是处理好党员奉献与得失的关系。时代在发展,在党员利益关系上,不能再一味强求党员无私奉献,党员也有获取报酬的权利。通过一定的奖优罚劣措施,可以更加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。

      3、着力解决党员管理缺位问题,建立党员动态管理机制。市场经济是开放动态型经济,党员的流动性、交往的广泛性和生活的多样性,使党员的活动领域、活动方式在不断变化。这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,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,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在新的形势下,要主动适应党员队伍的新变化,在教育管理上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,主动进入党员的各项社会活动之中,打破管理形式的固定式,针对党员流动性增强的特点,为防止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,建立“组织找党员、党员找组织”的双向互动机制,扭紧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。对外出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,可探索设立党支部,既可以维护外出党员的权利,又便于加强对外出党员的有效监督管理。